六韬 古籍 上下两册 《六韬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,相传为西周初年姜子牙(姜太公)所著,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其成书时间较晚,可能形成于战国至汉初,属于后人托名之作。该书与《孙子兵法》《吴子》等并列为“武经七书”之一,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典籍。 ### 结构与内容 《六韬》以周文王、周武王与姜太公问答的形式展开,分六卷(六部分),故名“六韬”: 1 文韬:论述治国安邦的政治策略,强调君主需修德、任贤、惠民。 2 武韬:讨论军事战略的整体谋划,主张“全胜不斗”的智慧。 3 龙韬:涉及军队组织、指挥系统及将帅的选拔任用。 4 虎韬:讲解战场布阵、攻守战术及特殊地形下的作战方法。 5 豹韬:侧重灵活机动的战术,如伏击、奇袭、夜战等。 6 犬韬:阐述士兵训练、兵器配备及协同作战的具体细节。 ### 思想特点 1 军政结合:强调军事行动需以政治清明为基础,主张“先文后武”。 2 谋略至上:推崇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注重心理战与情报战。 3 实用导向:内容涵盖广泛,从宏观战略到具体战术均有详细指导。
本文来自:简中郎书缘投稿,不代表绝版古籍库立场,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!
古籍资料如感兴趣(联系客服微信:huazaimr)